Thunderbolt正全力拓展非蘋陣營應用產品市占。英特爾(Intel)於2013年中正式發表Thunderbolt 2,並進一步於年底宣布樂金(LG)將首度於顯示器採用Thunderbolt 2介面,而華碩、華擎、技嘉等非蘋陣營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也力拱該標準,因此搭載Thunderbolt 2的主機板、周邊裝置將於今年一一亮相。
英特爾亞太區業務與市場事業群客戶行銷與價格部產品行銷經理盧進忠指出,為完善整體Thunderbolt生態圈,該公司推出Learn More About Thunderbolt網站,加強採用該介面廠商間的合作關係。 |
英特爾亞太區業務與市場事業群客戶行銷與價格部產品行銷經理盧進忠表示,Thunderbolt標準已問世2年多,該公司為持續推升該介面的市場滲透率,已投入更多資源在應用產品的驗證工作上,希望能提升廠商採用意願,並促進Thunderbolt介面於終端產品的能見度。
盧進忠進一步指出,Thunderbolt已成為蘋果(Apple)Mac系列產品的標準規格,且去年該公司發表的高階桌上型電腦Mac Pro甚至搭載六個Thunderbolt 2介面,可以透過菊鏈式串接方式,至多連結三十六個外接裝置,包括儲存設備、超高畫質(UHD)顯示器等,且每個Thunderbolt 2埠具備高達20Gbit/s的頻寬,可以讓各種裝置以超高速度傳輸數據及影音。
除在蘋果產品已站穩地位外,今年Thunderbolt 2更將加速在非蘋陣營的裝置上大顯身手。盧進忠分析,當消費性電子全面邁入4K×2K時代,專業級的影音串流應用將對頻寬的需求大幅提升,以廣告設計公司客戶需求為例,超高畫質影音的原始資料(Raw Data)串流所需的傳輸速度至少須達15.6Gbit/s,而目前市面上能以單埠、單一纜線滿足上述需求的商用化方案僅有Thunderbolt 2應用裝置,且競爭方案的纜線傳輸距離一旦太長,則將產生訊號延遲(Latency)問題,但Thunderbolt 2可確保在3公尺銅線或30公尺光纖纜線長度皆維持良好的傳輸效能。
盧進忠指出,顯示器廠商相當看好Thunderbolt 2的應用潛力,因此今年下半年開始,搭載Thunderbolt 2的高階顯示器將大舉出籠,例如LG在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示的21:9超寬顯示(UltraWide)螢幕–UM95,即率先採用Thunderbolt 2介面,而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超高畫質顯示器將Thunderbolt 2做為標準介面。
不僅如此,Thunderbolt 2也已搭上擴充基座商機順風車。盧進忠指出,由於行動裝置設計不斷往輕薄化趨勢發展,例如蘋果的MacBook Air提供兩個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接口,消費者若拿來接滑鼠或外接硬碟,則無法在外接其他顯示器進行影音串流應用,因此,僅存的Thunderbolt接口即成為最佳的疏通管道。據了解,包括CalDigit、Sonnet、Belkin等廠商皆已在擴充基座產品線中採用Thunderbolt接口,而未來Thunderbolt 2將可以挾更高的傳輸速度優勢直接滲透擴充基座應用市場。
英特爾官方資料指出,目前市面上已有超過一百款通過認證的Thunderbolt產品,包括支援Mac及Windows兩大作業系統環境的裝置。2013年採用Thunderbolt技術的產品持續增加,特別是影音製作領域的應用產品成長情形最為顯著。